书迷读 www.shumidu.com,最快更新重生农家:种种田,撩撩汉最新章节!
**月还没拿定主意,刘氏这边又出了变故。
一传十,十传百,不出三日,李寿家要请先生的消息在村里传遍了。
村里好些人都上门来打听,就连里正媳妇和老族长家孙媳妇也来了。
里正家三个儿子,只大儿子送到了镇上的学堂念书,光束脩就要五两银子,再加上吃住,笔墨纸砚等花销,一年下来怎么着也得十两银子。
两个小的,早就到了该念书的年纪,可一年三十两银子,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,便这么耽误了。
现下听说李寿家里要请先生,为了两个娃儿能念书,她便厚着脸皮求上门来了。
老族长家,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,四代同堂,一家子几十口人,曾孙辈的孙子就有七八个,现下也只有曾长孙进了学堂。
两人在半道遇上了,便相携着一块儿来了。
其他人,刘氏可以找理由推脱,可里正家和老族长家,她却没办法拒绝。
当初分家,若不是老族长心善,自家早就被逐出宗族,赶出李家村了,哪里能有如今的安稳日子。
分家以后,老族长和里正也是处处维护,前前后后帮了家里不少忙,这两位,说是自家的恩人也不为过。
李寿和刘氏两口子都是实诚人,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忘恩负义的事情,绝对做不出来。
刘氏没有半点犹豫,当即便一口应下了。
答应了这两家,旁的沾亲带故的亲戚、族人、近邻,便再也没办法拒绝了。
刘氏粗粗算了一下,村里要来上学的孩子,怎么着也有二十来个,都来家里也不方便。
她冥思苦想半日,最后一拍大腿,干脆在村里建个学堂算了,银钱自己来出。
这样既解决了眼下的难题,村里的孩子们也有书念了,一举两得。
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,她一路小跑着去了**月的院子,气喘吁吁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闺女。
**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,笑着道:“哈哈,咱娘俩想一块儿去了。”
在村里办个学堂,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,也算是为村里做了件好事儿。
等刘氏顺过气来,**月又才接着说道:“光建了学堂还不成,重要的是教学的先生,我打听过了,若是要请一个好点的先生到咱们村里教学,一年最少得一百两银子。
若只是一两年,这个银子咱们家也可以出,但这个学堂一旦建好了,便是要祖祖辈辈传下去的,一村的学堂,只靠一家人撑着,长久不了。
我是这样想的,咱家今年不是置了五百亩良田吗,拿三百亩出来,归到族里,作为族里的族田。学堂建好以后,也归到族里,作为咱们李家的族学。
族田的出产主要用来维持族学的日常开销,盈余的,也可以用来接济贫困的族人。
只要是李氏族人,都可以进族学念书,不用交束脩。村里的外姓人,交少量束脩,也可以进族学。”
刘氏听得有些懵,族田、族学,这些词,她以前听都没听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