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读 www.shumidu.com,最快更新安逸医生最新章节!
安逸昨晚几乎是一宿没睡,天亮前却朦胧中睡着了。睡梦中喘不上来气,憋醒了,原来是小清捏住了他的鼻子。
“起来起来,再不起来,医生都来上班了。”
一看表,快7.20了。
匆忙的起来,看小清早已梳洗完毕。
“你早起了?”
“早起了,看你睡的,死猪一般,看你丢没丢零件?”
“什么零件?”安逸不解的问。
“看看还是童男吗?”
“别开玩笑了,上班都不赶趟了。”
“好了好了我不逗你了。那边牙膏我都给你挤好了。快洗脸吧。”
“谢谢,你也快回病房吧。”
一夜无事,和美女小清同居一室,想想还是有些小兴奋,能够控制住自己,也有些小得意。哼着小调进了办公室。
“安医生。这么高兴啊。是不是又有美女相陪。”阿菊迎面问道。
“没有没有,睡得好就精神,有精神就高兴呗。”
接着就是正常的交班、工作。
查完房,一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经人介绍找到安逸,拿着很多次的超声报告和化验检查单。说各大医院都去看过,大多数让她做手术。
“去的都是外科吧?”
“对啊。”
看到一个很小的孤立的结节,安逸告诉她:
“定期观察吧,不放心,过半年或一年做个超声再说”。
“到哪里都吓唬我,不是要手术,就是开几千块钱药,你这里不开药还告诉我没事。”她高兴的走了。
坐在那里,安逸回想起,这么多年,见过一个个过度治疗的患者。也亲历了一个个行将手术的病人,最后用中医药治疗痊愈的例子......
安逸记得刚有点小名气不久,一个本院的职工领一个20多岁的男孩来找他,说刚做完胃镜,报告是胃溃疡,溃疡深到肌层,外科要给做手术,担心日久穿孔。可妈妈接受不了,看看中医有什么高招,也说慕名而来。
安逸刚想说胃病是我们副主任专治啊。他就说:就信着你了。安逸想也好,也不能一辈子就治个脉管炎吧?
看到病人时,面色萎黄,少气无力,泛酸,胃痛,空腹痛,服凉食后加重。舌淡红,苔白,脉沉细弱。“小建中汤芍药多,桂姜甘草大枣和,更用饴糖补中脏,虚劳腹冷服之瘥,增入黄芪名亦尔,表虚身痛效无过。”安逸想起大学老师讲黄芪建中汤时专门说可以治疗胃溃疡。并且脉证都符合,他就选择黄芪建中汤加乌贼骨、浙贝。用了几天胃就不痛了。
看到病人还是很虚弱,面色苍白,就在原方中加入当归,鸡血藤。用了一个月,中间药物只稍作调整。后来患者面色好转,自觉身上有劲了。后来,让他注意饮食,别再吃生冷硬辣的食物,特别让他注意情绪调整。
后来患者妈妈专门来看安逸,说孩子一直很好。
从此遇到胃部不适的,安逸基本都用这个方剂加减。只不过按寒热虚实调整或加用相应的药物。
后来,科室成为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胃肠病中心,接触胃肠疾病的机会更多了。安逸发现,胃肠疾病很多都有心理紧张、或突然的心理打击,或经常抑郁等精神因素造成的。
所以再遇到这样的病人,不是单纯的依赖药物。要给予心理治疗,找到患者心理负担的症结。鼓励其树立一种阳光的生活态度和方式。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药物调理,才能让患者真正的痊愈。
其实很多疾病都是这样,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其他因素,疾病是永远治不好的。有些因生活习惯不好患病的,让患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,有些疾病不治自愈。后来安逸就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,在询问病史时,一定注意引起患者疾病的原因,他的生活习惯,包括很多细节。
在提出治疗意见时先告诉他要改变的某些易引起其疾病的生活习惯,为其制定适合他的体育锻炼方法,如有心理问题的给予心理治疗,最后才告诉他如何用药,这就是安逸对疾病诊治的整体观,这种认识来源于中医的思想,也来源于他多年的实践。
还有一个例子,同事亲属的孩子,在医大检查为卵巢肿物并建议她立即做手术,孩子才二十多岁,父母非常着急,担心孩子手术后会影响生育什么的。找到安逸,恳求用中医药治疗。其实,一个地方的医大都是当地最好的医院,安逸还是建议她按医大说的做。但她父母执意让用中医药试试。安逸说:“那就治疗一个月吧。”因为他担心时间长孩子别再出什么问题。孩子很胖,既有痰湿又有血瘀的体征和脉象。就选择桃红四物汤加二陈汤为主方,每周随证加减浙贝母、黄柏、苍术、夏枯草、柴胡、猪苓、泽泻等。一月后复查超声,卵巢肿物明显减小,安逸看治疗有效就继续治疗了一个月。三月后来复查超声卵巢肿物看不到了。再后来,她结婚、生子,一直都很好。前段时间,她工作调到地铁办,就在医院附近,经常来看安逸,说起差一点手术的事,她每次都满怀感激。
后来遇到很多类似的病人,安逸都把握几个原则,一是患者家是否有肿瘤遗传史,如果有都力劝其手术治疗。二是如果患者执意选择保守治疗,就治疗一个月,然后看疗效,效果不好,立即让其选择手术。三是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,如果有手术价值的,一定让其做手术,术后再中药治疗。
安逸在国外工作的时候,专家组的几位医生都患有一次很严重的腹泻和发热,腹泻的都要脱水了。可到当地最好的医院看病,给了几片药,几大袋液体(糖盐水什么的)让自己喝,二天后就都好了。如果在国内要输液几天。
国外医院的原则就是只要口服有效的,绝不给打针,如果打针能解决的,绝不给输液。
前面提到的过度治疗已经是见怪不怪,为公众视为正常的现象了。安逸认为这里面有医生的价值取向问题,也有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意识问题。
安逸时刻想着“做一个为患者着想的医生难,那我也要这样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