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读 www.shumidu.com,最快更新南明日不落最新章节!
白明修没费什么功夫就占领了惠州,此时他广东十府一直隶州,除了粤东潮州府,已经尽数被他掌握。
相比起清廷反应度缓慢,白明修的动作可是十分快,他的复国军本身就是现代式的军队,组织严密,且令行禁止。更何况白明修还带着大量的补给物资,基本上不担忧后勤补给上的事情,所以前出后退自如。
大明复国军战功标榜,加上太子引九天神雷轰炸新会一类的传闻,留驻在广东的清军早没了什么抵抗之心。
杨遇明这边一逃走,他手下就连续有几营清兵半途投靠了南明,杨遇明似乎也全不在意,一门心思扎入潮州的山里,一面还同屯驻揭阳的挂印总兵吴六奇取得联系,希望能够壮大声势,抵抗明军。
白明修大军以骑兵为主,就算是1o3团的士兵们,也多数有战马骑行,辎重更是有大批马队协理。广东毕竟是富庶之地,白明修得广州府之后,施行了一系列政策,更以银两和粮食作为酬佣,征募民夫和牲畜,迅地改善了大明复国军在广东的行军和机动能力。另外,白明修经营基层组织、走群众路线,加上他钱粮,使得整个工作都变得容易起来。
这也是为什么白明修大军来得迅,杨遇明都没有做好什么准备,只能仓皇而退,躲入山中。
此时身在山中的杨遇明也是一肚子气和担忧,他对儿子杨宝荫说道:“明军来势凶猛,近乎不可阻挡。传闻桂王世子朱慈煊已经与郑逆取得联系,郑逆现在人就在广州府,朱慈煊还封了他瀛王。这样一来,惠州、潮州已经是腹背受敌。郑家屡屡进犯潮汕,贼心不死,而朱慈煊兵威太盛,攻打惠州,更是难以抵抗。朝廷此时恐怕才知道桂王世子陷广州府的事情,再抽调兵马,恐怕至少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。两藩的兵马也都在广西、贵州,对付晋王李定国。这南方的半壁江山,已经是糜烂了。”
杨宝荫对其父道:“爹,若真的大明复起有望,为何不向桂王世子,哦不,大明太子纳降投诚?”
杨遇明有些遗憾地道:“都怪爹先前太过贪心,觉得李定国、白文选之辈都能获个王爵,为父怎么也能讨一个国公当当,毕竟手下两万兵马,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。怎成想,这太子殿下也太过刚硬,直接劈头盖脸骂了使者回来,还以他的铁骑恫吓。等到他东连郑延平,对惠州、潮州形成夹击之势,为父便失去了所有本钱了。”
杨宝荫犹豫道:“只怕朝廷也会怪罪下来,责父亲的失土之罪。”
“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,潮州吴六奇尚有官兵三千,乡兵一万,他是靖南王麾下,经营潮州多年,更是潮州本乡本土,如能得他之助,至少能钉死在潮州,待朝廷援军开到,时局再变。”
杨宝荫却没有什么信心,问道:“如那明太子真的有传言中那般能耐,朝廷的兵真的能打过他们吗?平西王都折在了云南,李定国以前是被平西王和赵布泰收拾得妥帖的败军之将,怎么去缅甸兜了一圈,军势便如此厉害?现在两藩包围云南,却不敢动作,反倒拖出来一条‘真龙’打进了广东……”
杨遇明听到儿子如此胡言乱语,斥道:“休得乱言。”
谁知道,这杨宝荫却一咬牙,跪在了他老爹面前,说道:“爹,咱们都已经让明军赶进山里来了,就算是逃到潮州又能如何?郑家在海上强攻,太子能从6上来袭,吴六奇又没有三头六臂,早晚也是要败亡的。爹您老了可以不计较这些,可儿子尚年轻,做清鬼不如做明臣,就算封不到王爵、国公,不如投到太子殿下,靠军工挣一个出身。今日儿子请爹委屈一下,做了儿子的垫脚石,儿子缚了爹,带了兵马去投太子,就不必提心吊胆了。”
杨遇明大惊:“你这个不孝子!”
他原本想呼唤左右近侍心腹拿了杨宝荫,却没想到他的几名心腹部将却都站在了杨宝荫的身后。
“你们……”
一名部将说道:“得罪了,提督大人,咱们也都是想谋一条生路。”
说着,便有几个健卒将杨遇明给绑了。杨宝荫对他老爹倒是一点也不客气,直接让人看守他老爹,自己则派了一名游击带着降表,出山寻找大明复国军中的太子殿下,向他投诚。
白明修在得到消息的时候,已经是傍晚时分,他的人马已经追赶了上百里,已经快要追上清军了。
第二天拂晓,杨宝荫带领着已经缴械了的一万多清军从粤东山区走了出来。这也是迄今为止,白明修在进入广东之后,所接收到的最大规模的投降部队。白明修倒是比较欣赏杨宝荫这种无条件投降的态度,不像是他老爹还要跟自己要个爵位。
白明修对杨宝荫道:“不错,你这个觉悟还是可以的,本宫在广州府设了大明复国军的第三训练基地,在那里改变改造投诚人员以及新训部队,你可以到那里好好学习,如果混得不错,出来也是个军官。”
杨宝荫其实之前就已经听说,太子殿下是不会直接启用降将降卒的,都要送进什么训练基地去,作训个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能出来。他原本想投了明军就能得到重用,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。
杨宝荫咬了咬牙,也不跟白明修讨价还价,跪地道:“多谢殿下恩典!”
至此,只有潮州府吴六奇还在顽抗,其他广东州府都已经归属大明,白明修前后已经纳降清军近三万人,汰除一部分不合格的,白明修准备再编制出两个6军师。
而远在北方,清廷终于被南明太子从澳洲返国夺占广东所震动。而且清廷也因为两藩“围困”云南,迟迟不肯配合赵布泰动手剪除李定国的势力而大怒。